寶寶好不容易哄睡了,沒一會兒又醒了,一整夜睡睡醒醒,真把媽咪給累壞了!若碰到深夜嚎哭,必須抱著才能入眠,更是讓媽咪快崩潰,其實老祖宗智慧所留下來的安眠、定驚穴位,可以讓家長在育兒過程中更得心應手。
耐心、毅力,訓練寶寶一覺到天亮
難道爸爸媽媽真的無計可施?其實,寶寶睡不安穩(wěn),中醫(yī)也可以幫得上忙,要讓寶寶一覺好眠,首先要記得晚上睡覺前讓寶寶吃飽,以確保寶寶不會半夜要奶喝,不過這是需要一段過度時期的訓練,過程中即便寶寶啼哭,爸媽也要意志堅定,不能輕易妥協,否則會前功盡棄。因為在育兒過程中,媽媽的睡眠質量很重要,氣足、心情好,乳汁才會多喔!
家長也常碰到小寶寶半夜從睡夢中突然尖叫嚇醒,甚至大哭,這時候可以做穴位按摩,幫助安定心神,確保能夠一夜好眠。時常睡不好的人可多吃堅果類食物,如核桃仁、杏仁、腰果仁、葵花子,可補充維他命B群,補益腦細胞,以仁入心,具有補腎、寧心安神作用。
按摩穴位可好好入眠
如果失眠是因為吃太多造成脹氣,甚至胃酸逆流,胸部有灼熱感,這種情形按摩內關穴效果會大于神門穴,例如小朋友可能因為零食吃太多而產生食積問題,以致半夜容易驚醒、哭鬧,按摩內關會有幫助,此外,內關穴還可以預防暈車、暈船,容易暈車、嘔吐的小朋友,家長可常按此穴改善。
假如是心理因素影響睡眠,則神門穴效果好于內關穴。主要是因腸胃問題引起的睡眠障礙,及古代所言「胃不合則臥不安」,另一則是心情因素引起的睡眠障礙,所以在中醫(yī)治療中,即使是失眠,也要分清楚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因素造成,針對造成的因素去改善,療效才會快速有效。甚至,影響睡眠的問題解決了,也不需要再靠藥物,便能好好入眠。
睡前按摩、聽音樂,有助寶寶入睡
也有寶寶只要媽咪一離開就醒了,比較缺乏安全感,沒辦法自己睡,該怎么辦?
孩子睡覺前最好有安撫儀式,聽一點音樂,或撫摸嬰兒背部(督脈以及膀胱經所過之處)也會有安撫作用,督脈第五椎以下為神道(主驚悸),膀胱經第五椎旁開1.5寸為心俞(主驚悸、癲狂、盜汗),旁開3寸為神堂。
飲食也會影響睡眠
任何年紀都會有睡眠方面的問題,除了一般常見的壓力影響睡眠之外,也和飲食有密切關系?!秲冉洝吩裕骸肝覆缓蛣t臥不安」,飲食喜歡吃燒、烤、辣、炸等刺激、油膩食物,容易影響消化,自然會影響睡眠;午后喝太多咖啡或茶,則是會刺激交感神經,造成交感神經興奮,也會睡不好。
中醫(yī)依虛證、實證予以治療
中醫(yī)治療“不寐”,主要可分虛證與實證。治療方向分為四大類:補心脾氣血、滋腎陰、改善食積、疏肝理氣方向著手。虛證多見心脾血虛、肝腎陰虛問題,常見于久病體虛者;實證則多見腸胃食積影響,還有情緒因素造成肝氣郁結的失眠問題。
孩子的睡眠治療需分證型
心脾血虛型
孩子臉部面色蒼白、唇無華、容易心悸、易健忘、睡眠質量則是多夢或淺眠、脈象則多細數、舌色淡紅,治療時采補心脾氣血,用「歸脾湯」或「養(yǎng)心湯」加減。
肝腎陰虛型
可見熱象明顯,例如??诳?、咽干、午后發(fā)熱的現象、也會偶爾有眩暈、腰酸、視力減退的情形,這類孩子不易入睡、而且容易醒,治療應予以滋陰養(yǎng)血,亦可用「知柏地黃丸」加減,既補陰清熱又使心腎相交,幫助入眠。